资深汽车人赵岩表示了在不明确的市场前提下,企业进行一系列疯狂投资,最后会导致大量的“资本沉淀”,从而产生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担忧。
福特与众泰近日“联姻”,宣布组建合资电动车公司的消息,引发行业内不少的“吐槽”,一方面对福特效仿大众,组建合资公司的举动不解;另一方面,也为福特在目前低迷的市场环境下,大肆开疆拓土,表示担忧。
在对多位行业专家的采访中,资深汽车人赵岩以电动车和互联网造车为例,表示了在不明确的市场前提下,企业进行一系列疯狂投资,最后会导致大量的“资本沉淀”,从而产生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担忧。
乘用车百万辆难突破 产能放空达四成
不可否认,长安福特在最近三年里,一直保持着持续、稳定的增长势头,尤其在“1515战略”的统筹下,依靠快速引入全系SUV车型,取得了不俗的市场表现。根据福特官方公布的信息:2016年,长安福特销量达957495辆,较2015年增长14%,遗憾的是,未能突破百万辆大关。
值得一提的是,长安福特自2016年以来,在将近20个月的时间里,再未推出全新车型,在快速亮出“底牌”之后,如果想“更上一层楼”,只能依靠存量产品,做精做细。
但天不遂人愿,根据长安福特发布的业绩,今年上半年仅实现销量35.97万辆,同比下降11.9%。此外,受“官降”影响,长安福特单车收入与单车净利润也继续小幅下滑。今年上半年,长安福特营业收入为494.23亿元,同比下降13.9%,净利润为62.39亿元,同比下降31.0%。
与销量下滑相比,不断加码的产能布局,恐怕更让人担忧。综合各方面数据,长安福特目前在重庆的三个工厂,产能已达到115万辆,杭州工厂产能为25万辆,再加上从哈飞手中“夺取”的哈尔滨工厂,产能为20万辆(目前正部分改造),长安福特的累计产能已达到160万辆。
一旦目前的市场颓势延续,增速持续下滑,或者未来几年仍旧徘徊在百万辆关口,那长安福特将面临产能放空的不利局面,产能利用率预计将有四成闲置。
商用车保持稳定 高档品牌挑战大
纵观福特在华的战略布局,福特汽车已初步形成了“三个合作伙伴,各有分工”的局面:长安福特主打乘用车市场,江铃汽车主打商用车市场,与众泰合作布局电动车市场。但如果进一步统计战略背后的产能布局,不禁开始担忧,在持续增长宣告终止的当下,福特在中国还能走多远?
其中,以商用车为主的江铃福特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增速,根据福特汽车发布的官方信息,江铃汽车6月份销量为24594辆,较去年同比劲增27%,并同时打破江铃汽车历史上6月份单月和第二季度两项销量纪录;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143481辆,较去年同期增长18%。
从市场覆盖率来看,江铃福特的车型及价位,居于市场的中上水平,一方面说明了品牌的溢价能力,另一方面也凸显出福特在商用车领域,做出了有耐心的规划和拓展,按照未来3-5年的市场预期,江铃福特有望达到40万辆的规模,这与目前的产能规划基本一致。
此外,随着林肯品牌的国产计划公布,福特有望在高档车领域开辟新大陆。今年3月份,林肯正式宣布在华国产计划,“国产车型将会通过福特同长安的既有合资企业进行生产,新车于2019年下半年起在重庆生产”。在一定程度,林肯的国产缓解了长安福特的产能负担。
数据显示:林肯品牌在今年创造了“最佳6月份销量和最佳单季销量”的两项纪录:6月份共销售4165辆,较去年6月份激增84%,今年累计销量近25541辆,几乎为去年同期的两倍。林肯能取得不俗的成绩,更多依靠SUV车型的带动,MKZ车型已达到月销千辆的水平。
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无法回避,在高档车市场,已经形成了奔驰、宝马和奥迪为代表的德系三强第一线阵营;凯迪拉克、沃尔沃、雷克萨斯等为代表的第二阵营;以目前的体量和规模来看,林肯要想再上一个台阶,挑战极大。况且,三四线高档车品牌不乏国产后,销量反而徘徊不前的先例,如英菲尼迪等。
至于目前还处在培育期的电动车市场,福特的新合作伙伴——众泰汽车,本身就长期徘徊在主流车企之外,其目前的电动车产品,也大多是5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,一方面缺乏品牌力,另一方面更是缺少电动车核心技术。
在资深汽车人赵岩看来,电动车的发展,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、总量控制和环境保护基础之上,形成的一种许可性质的购买,而不是实际上市场需要电动车,同时也并不代表电动车未来会有一个怎样的宏观发展。另外,随着国家相关部委对电动车技术指标要求的提高,以及补贴政策的“退坡”,电动车市场也将迎来“大浪淘沙”的阶段。
2018铸件展,2018铸件展会,2018广州铸件展,2018中国铸件展会,2018广州铸件展,2018广州铸件展会, 2018压铸件展,2018压铸件展览会,广东铸件展,广东铸件展会, 中国铸件展,中国铸件展览会
|